昨天在抖音上看到一句:如果你没有钱,贵阳就只是贵阳,只有黔灵山和电摩托,只有你有钱的时候,贵阳才是“西南小香港”,才是灯红酒绿的花果园。
如果说老贵阳城,还存有一些悠闲、街边摊贩的生活习气,也就是所谓的“人间烟火”,那么如今的新贵阳,已经是快节奏生活的二线省会大都市了。
△花果园金融街
看着满街跑的外卖小哥,就知道快餐行业的繁荣,说明工薪族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家自己做饭了,也是城市进化的必然过程之一。
当代的贵阳年轻人,压力可以说是历代年轻人之最。承担的房价、医疗、教育等压力,可以说是历代贵阳人所不能比拟的,因为只有在这些年代,贵阳的GDP增速才算是全国领跑,名列全国一二位,和重庆比肩。
△新城区观山湖
这与新的一代贵阳年轻拼搏者的奋斗的分不开的,那些说80后、90后是所谓“垮掉的一代”,根本就是毫无根据,数据和事实摆在这里,哪一代人的阶段,贵阳能像如今这样常年保持高速增长和扩张呢?
说实话,现在的贵阳,已经不是从前的老城古镇所谓“出了两城区就是郊区”了,现在的新贵阳,城区面积,大得让很多住在老城区的人无法想象,尤其是对于一些常年居住在老城城中村、没有私家车的家庭,如今的新贵阳,对于他们来说,算是很陌生的。
△中环附近的黔春立交桥
无论是观山湖区,还是花果园神盘,无论是高铁北站,还是堪称最复杂的黔春立交桥,都把新贵阳人的活动半径,扩张到原先的数倍不止,如果再把这座二线省会城市的思维和格局,局限在一小块地方,比如原先的老城区,其实并不明智。
要说贵阳的味道,如果你没见过豪车满街、高楼林立的花果园CBD的夜景璀璨,没见过观山湖区金融城、奥体中心的大城气象,那么可以说,你是不了解贵阳的。贵阳楼市的火热,也从侧面说明,在这座城市,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,从吃喝消费,到房产投资,从短期目光,到长远经营,开始有了一些资本的味道,这是经济繁荣的象征。
△贵阳观山湖地标:奥体中心
总结起来,贵阳这座城市,虽然一些老的市井习气,还能在老城区一些城乡结合部看到,但总体上,包括观山湖、花果园等主城区,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座二线省会城市应有的现代化气息,生活节奏相当快,工作效率也很高,而且年轻人的比例占比很大,总体而言,是一座新兴的、年轻的、繁华的二线城市,从如今的贵阳,可以看到数十年前深圳刚开始勃兴时的影子。
我是一个一个地道的贵州黔东南人,在我的家乡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,这里的特色美食就是牛羊瘪,腌肉腌鱼,侗家烧鱼,还有就是凉拌毛血旺等,接下来小军一一给大家介绍。
1、牛、羊瘪
牛瘪,又被称为“百草汤”,牛瘪和羊瘪,是榕江县独具地方特色的一道菜。牛、羊瘪的制作十分讲究,选用的牛羊都是山上放养的,在杀牛时,取出牛胃里的食物,挤出汁水进行过滤,“瘪”汁就做好了。
2、腌鱼、腌肉
用上好的田鱼和肥瘦搭配恰当的猪五花肉用盐盐渍后,将糯米饭,辣椒粉,花椒等拌匀。腌鱼则塞进鱼腹内,腌肉则均匀地抹在鱼表面,经过特殊腌制的鱼和五花肉会有酸甜的口味,香味浓厚。吃法多样,可煎可烧,腌肉还可与折耳根等素菜爆炒,口味绝佳。
刚出坛子的腌鱼
刚出坛子的腌肉
3、侗家烧鱼
在贵州省榕江县,当地村民们祖辈都有稻田养鱼的习俗。每到一年的丰收季,当地的侗寨村民开始下田收鱼。俗话说侗不离鱼,吃烧鱼是侗族人民的一种传统习俗。侗族的烧鱼,历来以其味道鲜,嫩,香,美著称,而且吃法新颖别致,饶有风味。其制作方法是先除去苦胆,然后用温火慢慢将鱼烤熟,慢慢烘,缓缓烤,一直把鱼烧得焦黄滴油,而后去掉内脏,加盐、辣椒、生姜、大蒜和临时***集的野生香料,韭菜、毛毛菜等当地特有的原生态野菜混合拌匀。
4.凉拌毛血旺
直接用新鲜的猪血拌制而成,这也是一道有人喜欢,有人不能接受的黑暗料理。凉拌生猪血首先将凝固的猪血,用刀分成大小整齐的条块。切好猪血后,根据个人的喜好放入盐、胡椒、葱姜以及香菜等佐料,搅拌均匀后,一份新鲜的凉拌猪血就可以上桌了,
好了,以上就是我们这边比较出名的几种特色美食,外地的朋友来黔东南游玩,一定要尝试一下。
从安顺场向西南崇山峻岭走,靠近广西有个县城,名,安龙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我多次去安龙县城,而从安顺到安龙必须翻越几座大山,其中一座叫花江坡。花江坡以狗肉火锅著名,花江坡是山上的小村子,人户不多,沿盘山公路摆开,多数以狗肉营生。
每到冬至节气,安顺或贵阳人会到花江坡吃顿狗肉,作为过冬的开始。不知从哪个朝代始,那里的人愿景着过一个温暖冬季,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抵抗山风浸淫、能够让人体产生燥热、血脉欢快流动的食材,于是,狗便被盯上了!因为,没有比它更符合条件的选择了。这是狗的不幸,这是人类祖先的期盼,怪不了谁谁!
花江坡的狗肉店大多不做现杀现买生意,也就少去了瞩目惊心的血腥场面。山风徐来,坡上飘漾着青草和山花香。
店家将煮熟的狗肉大块大块地摆放在靠门的长桌上,给路过的人以视觉冲击,路过的人若再走近桌子,嗅着味道,那注定就要住下了,别无出路!
店家门前都会拴一条或几条狗,但不杀。因为它几个毛色鲜亮,当作***用途,久久不杀。有常来的食人与门前久久不杀的很面熟了,见了摇摇尾巴,达成一种特别的和谐局面。
花江坡有类野草,菊科目植物,在其它山区也见过,而没了花江的辛辣味猛。我觉得它是花江火锅的灵感所在。虽然,只是垫在锅底的配料小菜。
那些年常路过花江坡,吃之甚少,不为别的,只为囊中羞涩作罢!后来,兜里有闲钱了,而再没路过花江。前年,在石家庄看到花江狗肉连锁,冲着对花江山野的印象进入为客,没了花江的山风,没有那根菊科野草,便无味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zhaojin.com/post/10981.html
下一篇
河池云南美食,河池 美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