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市第七中学校(Chongqing NO.7 High School)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,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、重庆市首批市级、国家级示范高中创建学校、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。
学校创建于1758年(清乾隆23年),清乾隆二十三年(公元1758年)更名为东川书院,光绪二十九年(公元1900年)废书院,兴学堂,东川书院改名为重庆府中学堂。后又陆续更名为重庆联合县中、重庆共立高级中学、重庆联合高级中学、四川省立重庆中学等。历经九易校名,四迁校址,成就今日之重庆市第七中学校。
校徽
重庆七中的校徽,取自256年前创办之初,清乾隆年间的名字——“东川书院”中的东川二字。校徽里彰显的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三大传统:棕红的颜色代表光荣的革命传统,看,辛亥革命期间(七中府中学堂时期),学校就是同盟会重庆支部的机关所在地,邹容、杨沧白、张培爵等人对民族未来而打拼的精神留在了这里;“东川”中轴线像书的中缝那样,把重庆这本教育之书翻开来,这昭示着学校勤奋的学习传统,学校自东川书院时期,当时的治学者就鼓励读书,还把自己的私藏捐赠出来;校徽呈圆形,代表蓬勃的体育传统。
嘉陵江是一条大江,在重庆段永远不可能被晒干,最多不过是某些支流会干,并且重庆的用水并不是全是嘉陵江,还有长江,总之重庆的居民用水大可不必担心,就算一直不下雨直到十月完重庆居民用水也能解决。
重庆巴蜀中学校徽如图所示
1、以圆为构图,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融精神:融会贯通、生生不息、博***众长、恰如其分、追求圆满、止于至善。这是大真、大爱、大诚、大智的体现。一方面,涵盖了教育的特色,体现一种内在修为,另一方面,代表了巴蜀师生齐心协力,和衷共济,共创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望。
2、两个同心圆及“巴蜀”二字的构图,精妙地诠释了巴蜀的地域文化特质。巴蜀二字合二为一,篆体书写,体现了文化的源远流长,以流动的线条绘出了巴山的峻秀与稳重,蜀水的灵动与温婉,蕴含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“ 的崇高境界与博大情怀。
3、圆环中是重庆巴蜀中学·中国的英文,1933体现了学校的创办时间,与圆内文字元素融为一体,昭示出巴蜀中学近80年的悠久办学历史。 以紫色为背景色,典雅、高贵、大气,暗含巴蜀中学对“善、雅、志”的追求,“紫气东来”寓示学校未来的蓬勃发展之势。
重庆巴蜀中学校徽展示。
上面英文是LS,由绿黄红三种颜色合成,背景是凤凰,1933应该是建校时间。
办学理念:巴蜀教育不仅为孩子成长的梦想而创新,也在为教师发展的梦想而创新,为家长希望的梦想而创新,成为一个激活生命的"梦想学校"创造学生成长的梦想、创造教师智慧的梦想、创造家长幸福的梦想、创造学校文化的梦想、创造教育理想的梦想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zhaojin.com/post/111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