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的云南山歌是比较纯朴、带有美好生活向往的,存在于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中,山歌内容反映了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作,婚姻爱情观的原始表现。而贵州山歌是一种地域文化,是民族文化,是原生态文化,是一种没有任何华丽包装而又朴实的美。
贵州山歌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,它犹如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,又好似江南水乡小调,但在这两者之间又突出了美的剽悍和粗犷。
贵州山歌又是独立的、自由的、原生态的伟大艺术。一首优秀的山歌,具有着清雅而明快的质感,演绎着内心的真诚,用朴实的语言加上随意的调子唱出,是一种民歌形式。每一首山歌都是从真诚的内心出发,最终完成对生活的信念,对人世间的情爱,对自然界的认识,对灵魂高度的抵达。
这个我我就有话语权,四川人,现在在贵州工作,以前读书经常路过昆明。四川是麻辣,加很多花椒的那种。重庆是寡辣,就是辣椒怼死。贵州偏酸辣,有番茄酸,糟辣椒酸等。湖南是香辣,云南口味比较多。
云贵川渝湘都是能吃辣的地方,关起门来都以为自己是最能吃辣的,但是出去走走就会发现,握草,还有比我更能吃辣的,能辣出新高度的往往会在云南,因为这里有最辣的辣椒涮涮辣,不信可以来试试。
1、云南颠东北或靠近川贵地带的少部分地区倾向于麻辣和酸辣,但麻的程度不会太高,其它大部分地区以香辣为主,辣的整体程度也不算高,但在饮食上都是不能离开辣椒的。
2、贵州南部和东部多酸辣,西部和北部顿为麻辣,酸辣也有。
3、四川和重庆都以麻辣为主,成都的辣相对于重庆的比较温和。
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感受:
辣的程度排名:贵州>湖南>重庆>四川>云南。
如果以辣作为划分标准,那么西南地区应该包括了【云】、【贵】、【川】、【湘】、【渝】。
西南嗜辣,黔地尤甚。
关于『辣』,有人认为:喜欢吃辣的人多是穷苦地区,因为这些地区比较穷,***缺乏,所以需要辣味来掩盖食物变质的味道。
也有人认为,辣是一种痛觉而非味觉。
诚然,Science和逻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外在的事物,但却很难解决人类内在世界的一些问题,例如宗教、信仰等,你会发现,在涉及到人类内在诸如情感等领域,很难借用测量机械那样的公式和刻度去精确得出一个确定值,就算是心理学也难免牵强,在一些问题上力不从心。
西南人对辣的感受,除了外在的口感体验,更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内心对于辣的习惯,这就好像北方的面食,南方的大米,都带有某种故乡情结,虽说单辣一味,但也不难吃出其中的五味杂陈。
从口感上,西南各地的辣味也是有所差异的:
贵州的辣,即辛辣,用本地话说就是一种冲(4声)味。
广义上来说,酸辣也是一种辛辣,酸也有辛的含义,辛酸往往不分家。也就吃辣的同时,不止于辣,还需要其他的一些味觉、口感来配合,形成丰富的层次。
在贵州待久了,你会发现,绝大多数贵州人喜欢吃香菜(芫荽)、折耳根(鱼腥草),这两种佐料都带有很强烈的***气味。
吃过的都知道,贵阳特色名吃豆腐圆子,蘸水里面通常也会放折耳根(鱼腥草)。
上图为贵州很出名的酸汤鱼。
贵州本地有句俗话:
『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蹿(弯)蹿(弯)』
大意是不吃酸的,走路都不利索。足见贵州对酸、辛味的偏爱。
分析起来,贵州人对辛辣如此偏爱,与当地独特的潮湿、多云气候是分不开的,古为『烟瘴之地』,氤氲的环境下,饮食辛辣或许是不错的选择:既能提神,又能祛湿。
不得不提的是贵州的老干妈,其味道就为大众所能接受。
四川的辣,更多的是一种麻辣。
以麻婆豆腐最为典型。
四川的麻辣,可以理解为一种颤动,就是吃进嘴里会有一种吃跳跳糖的那种感觉。
湖南以香辣为主,口味略重。
特别是湘西的烟熏腊肉,有些地方为了追求这种古老的香味,专门***用一种『柏树丫』( 当地叫法,即新鲜干净的柏树枝)来烘烤熏制。
尖椒炒腊肉在湘菜中也颇受欢迎,也是深得香、辣精髓。
此外,湖南产的干辣椒也是远近闻名,干香干香的。
总体而言,湖南香辣中的这种香,不同于鲜香,而是更偏向一种古老、厚重和沉淀的气息,湘辣,香辣,无巧不成书!
重庆的辣,算得上是***。
如果说西南地区的辣味,『痛感』最强烈的,就是重庆,没有之一,因为重庆的辣,往往伴随着高温,也就是烫辣。
***不仅指痛觉,其实也包含了温度,例如麻辣烫。相对于四川而言,重庆的麻辣火锅更出名。
无独有偶,吃重庆酸辣粉的精髓,也是要趁!热!吃!
云南的辣,比较保守,有点闷着辣的感觉。
没在云南长期待过的人可能会很诧异。是的,你没有听错,云南人也爱吃辣。
不过,云南的辣,和川渝、湘、黔地区共性的地方又有不同,像是独立分出来的一支,自成一派。
之所以说保守,是因为吃到嘴里,辣味不太容易扩散开来,感觉闷在嘴里辣。比如舌尖上沾到一点,就辣舌尖,辣感不会向没有接触到的舌根和口腔其他部位扩展。
在这点上,云南小米椒就很典型。
另一方面,因为与东南亚接壤,境内少数民族分布较广,也对云南菜造成一些影响。
上图为云海肴的烤罗非鱼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zhaojin.com/post/113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