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四川美食 > 正文

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-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吗

  1. 四川人的春节习俗?
  2. 在四川,过年有哪些习俗?
  3. 成都春节的风俗吃团圆饭来源?
  4. 四川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?

四川人春节习俗?

四川春节习俗介绍

  家家户户挂彩灯、贴门神,并在粮仓、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,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。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,灯的种类有龙灯、狮灯、蚌灯等,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。

在四川,过年有哪些习俗?

四川由于相对封闭的盆地地形,有许多与外省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。历史悠久的四川,农历新年的传统自古被当地人极为重视。特别是川西一带,通常冬至一过就开始筹划过年的大事——灌香肠、熏腊肉。除夕之前,家家户户就挂上彩灯、贴上春联和门神,以期来年的吉祥如意。正月间,赏花灯,舞龙、舞狮等民俗不断,有些地方还要舞火龙。最热闹的是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之间的烧头香、大庙会、花会、摸喜神方、游草堂等,热闹极了。

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-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下面看看小编总结的四川的具体代表年俗:

1,杀年猪,灌香肠,熏腊肉。一般在冬至过后就开始了,这是四川人家家户户为过年的必然准备。城里人一般到猪肉摊指定灌制香肠,农村人则自己养年猪,这一时节的猪肉因为销量大往往也会降价。四川人灌香肠一般分辣味的川式和不辣的广式两种。除了香肠,川人还会用盐和花椒对猪肉进行腌制,然后将腌好的猪肉用柏树枝进行腊肉的熏制。过年时,桌上一定是大盘大盘的香肠腊肉,好吃的不得了。

2,贴春联。相传中国人贴春联的习俗就是起源于四川成都。后蜀皇帝孟昶在一次过年时写下的“新年纳余庆,佳节号长春”被公认是中国最早的春联。后来贴春联的习俗被全国各地争相效仿。

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-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,大年三十吃团年饭, 四川人的团年饭和外省最大的不同在于菜品的多样。团年饭一定非常丰盛,大鱼大肉,香肠腊肉,蒸菜炖菜,甜咸烧白,凉拌鸡,东坡肘子等,各式好吃的川菜大菜一应俱全,但是平常家常菜如回锅肉麻婆豆腐这些则通常因低档了不会端上桌。好了好菜,还有好酒。四川人酒量不算大,但过年一定喝好酒,一百元以下一瓶的酒过年时通常不会拿来喝的。

4,烧香祈富。大年初一,四川人都喜欢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到当地的各大寺庙去撞新年钟、甚至抢头香。比如乐山大佛寺、成都文殊院、峨眉报国寺、梓橦七曲山大庙,年年的香火都好的不得了。

5,正月初一吃汤圆。在大年初一,四川人一定是吃汤圆的,象征阖家团圆,这和北方大多数地家初一吃饺子是不同的。

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-四川过年有什么美食或风俗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6,正月初二吃面上坟。在川西川南不少地方,初二给祖先上坟也是惯例。通常在初二的一大早,各家各户都会吃面条,以示福运长久。然后各家老小一起出门到郊外的坟山给先人上坟。然后才和女方一起回娘家。

7,武侯祠大庙会和游“喜神方”。四川省城千百年来都要祭祀诸葛亮,相传禇葛亮死后成了蜀中的守护神,又称“喜神”,因此,每到正月初一,成都人都要成群结队去南门武侯祠游“喜神方,如今武侯祠、锦里每年都要办大型庙会,同时游“喜神方”也包含在内了,大庙会里好吃的小吃不少呢。

8, 灯会 四川人过年喜欢看灯会,自贡灯会和成都灯会都闻名天下。其中成都灯会早在上世纪六十年初就有了,甚至早于自贡灯会。而自贡灯会作为后起之秀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非常出名,并且名声超过成都灯会,以前成都灯会在青羊宫文化公园,后来挪到了塔子山公园,规模也越来越大。

9,黄龙溪火龙节 成都南面的古镇黄龙溪,每年春节期间舞火龙是一种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从南宋时期的舞龙发展起来的,是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的民俗活动,再加之它以这座千年古镇为依托,每年都会吸引许许多多的游客来观看。

10,人日游草堂  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人日,这一天在成都有重大的人日游草堂的习俗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,杜甫有关。唐朝大诗人杜甫旅居成都时,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一草堂茅舍栖身,后离川东去,留下的草堂为成都历代修葺纪念,从晚唐起,人日游草堂的习俗就一直不衰。春节期间,成都杜甫草堂内人们到此踏青、赏花、追思杜甫,欣赏吟诵其诗歌。

好了,这就是四川最有代表性的过年习俗,欢迎到四川过年,真的非常喜庆热闹,特别是好吃的,太多了,无论是年夜饭还是庙会小吃,真的让人垂涎不已,有机会一定要来四川过一把地道的巴蜀年哦!

成都春节的风俗吃团圆饭来源?

成都春节的风俗吃团圆饭源于传统习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。在成都,团圆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食物之一,因为它代表着家庭团圆和新年的开始。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团圆饭的过程中,表达出相互关心和感恩的情感。此外,成都人普遍认为,春节期间吃团圆饭可以带来好运和家庭的繁荣。这是成都人重视家庭和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,也是他们天性中蕴含的亲情与人情的体现。

四川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?

1、“祭灶”和“打扬尘”。在四川,广义上的“过年”,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。在中国很多地区,都有过“小年”的说法。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,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。但四川却是个例外,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“过小年”的概念的——倒是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称为“小年夜”,把元宵夜称为“大年夜”。

2、准备年货。打完扬尘,就要开始为过年准备年货了。在过去,不像现在买东西这么方便,准备年货的工作既繁重又快乐,虽然辛苦,但一年到头也只有这几天能敞开肚皮吃。

3、“团年”和“守岁”。在四川人看来,虽然从腊月二十三直到元宵节,都是广义的“过年”,但最重要的,无疑还是除夕和初一这两天。除夕,最重要的是“团年”和“守岁”。“团年”的范围也比较广,过年期间的各种聚会都叫“团年”,但最重要的是除夕这一天的“团年”,也就是外地人口中的“年夜饭”。

4、正月十五“过大年”。与全国很多地方不同,四川人将正月十五(元宵节)称为“过大年”。既然是过“大年”,元宵节也是四川过年期间仅次于除夕第二隆重的日子,这一天一般要再团一次年,将之前准备的年货打扫干净。

5、正月十六“游百病”。四川大部分地区过年止于正月十五,不过在四川北巴中广元阆中等地区,还有正月十六“游百病”的习俗,算是过年的一种延续。“游百病”其实就是爬山登高,据说这一天出门登山或郊游,可以去掉身上的一切病灾,一年四季都健健康康,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向往。所以一到正月这十六,这些地方的山上便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