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肚菌炖汤没味道是因为没有做好。
我介绍下炖汤步骤:
1、干的羊肚菌浸泡在约45度的清水里30分钟,然后捞起轻轻挤出水分,另取适量清水,倒入泡好的羊肚菌快速的一便打圈清洗,反复2-3次,捞出羊肚菌备用。汤倒出最上面的部分,碗底黑色淤泥部分丢弃。
2、排骨飞水洗净,锅里加入少量油,放入处理好的排骨煸炒,同时放入姜片大蒜葱段冰糖炒出香味,加入适量老抽、生抽、一点蚝油翻炒均匀,接着倒入处理好的羊肚菌翻炒均匀。
3、倒入沉淀好的原汤大火煮开,小火慢炖40-45分钟。炖至排骨酥烂脱骨时,转大火收干汤汁,撒葱花即可出锅。
新鲜羊肚菌本身含有的香气比较淡,因此需要鼻子比较敏感或者是凑近点闻,才可以闻的到。新鲜***摘下来的羊肚菌,其菌身上带有一股清香味,有着菌子和山野之间的那种清爽气息,闻起来有点像充满氧气的森林或者是雨后阳光下的那种清新味。
而干羊肚菌的香味就异常的浓烈,即使是鼻子不灵敏的人,也可以闻到羊肚菌那种沁人心脾的香味,也不需要凑近去闻,只需要低头就能闻到那种菌香味,是比一般的菇类都好闻的香味,闻起来非常的舒服,用来煲汤,异常的鲜美。
云南的甜角可以煲汤。甜角,学名"罗望子",是一种热带水果,产自我国云南省。它的果肉厚实,味道酸甜,既可以生吃,也可以用来烹饪。在云南当地,人们会用甜角来煲汤,增加汤的口感和营养价值。
甜角煲汤的做法也相对简单,首先将甜角洗净,然后用刀在甜角上切开一个小口,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和其它食材,如排骨、鸡肉等,用慢火炖煮1-2小时,直至甜角软烂,汤汁浓郁。这样煲出的汤既有甜角的香甜,又有肉类的鲜美,口感丰富,营养丰富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煲汤时,甜角的量不宜过多,以免汤的甜度太高。另外,如果喜欢清淡一些的口感,可以适当减少甜角的用量。
云南人很爱喝汤。因为云南省的气候比较干燥。所以云南的人都爱喝汤。他们特别爱喝苦菜,白菜,南瓜,东瓜,等等各种蔬菜煮汤。在云南省大部分的家庭的饭桌上每天必须要有各种汤。但是他们也爱喝猪蹄汤,猪排骨汤。这种生活习惯是对生活在云南省这样的气候是有很多的好处的。
一般蘑菇在水开后沸煮5分钟即可以食用了,多煮反而会专失去蘑菇特有的味道属和嚼劲。可是煮之前蘑菇应该经过发泡处理,在25度的室温下,处理时间为3个小时。要是在冬天温度更低,就得浸泡最多6个小时才能煮来吃了。蘑菇等菌类汤一般煮多长时间呢,煮的时间短会引起菌类食物中毒(10分钟到两个小时内如果有急性肠胃炎的症状请马上就医),因为如果煮不熟的话蘑菇一般不能住煮过长也不能煮得过短。
关于云南米线熬汤的方法如下:
材料:
- 猪骨或鸡骨:500克
- 姜片:3-4片
- 葱段:2-3根
- 料酒:1大勺
- 盐:适量
- 白胡椒粉:适量(可选)
步骤:
1. 准备骨头:选择新鲜的猪骨或鸡骨,清洗干净,去除血水和杂质。如果使用猪骨,可以选择猪筒骨或猪脊骨;如果使用鸡骨,可以选择整鸡或鸡架。
2. 焯水:将清洗干净的骨头放入锅中,加入足够的水,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,煮约5分钟,然后捞出骨头,用清水冲洗干净,去除残留的血水和杂质。
3. 熬汤:将焯水后的骨头放入砂锅或高压锅中,加入清水,水量需要没过骨头。加入姜片、葱段和料酒,这些调料可以帮助去除骨头的腥味。
4. 大火烧开:开大火将汤煮沸,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煮。砂锅的火候不宜过大,以免汤水蒸发太快;高压锅则可以缩短熬汤时间。
5. 熬制时间:熬汤的时间一般为1-2小时,具体时间根据骨头的种类和个人口味而定。猪骨熬汤时间较长,可以熬出浓郁的汤底;鸡骨熬汤时间较短,汤色清澈。
6. 调味:在汤熬制接近尾声时,加入适量的盐和白胡椒粉进行调味。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盐的用量,白胡椒粉可以增加汤的香气。
7. 过滤:熬好的汤通过细筛或纱布过滤,去除骨头和杂质,得到清澈的米线汤底。
8. 保存:熬好的汤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,使用时加热即可。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汤冷冻保存,但需要注意分装,避免反复解冻影响口感。
提示:
- 熬汤时要保持小火,避免汤水蒸发太快。
-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香料,如八角、桂皮等,但不要过多,以免影响汤的口感。
- 熬汤过程中,可以适时撇去浮沫,保持汤的清澈。
- 如果想要汤底更加浓郁,可以在熬汤时加入一些猪皮或鸡爪,增加胶原蛋白的含量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zhaojin.com/post/11288.html